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設“厭學門診” 讓未成年人“重拾”學習興趣
近日,西安中小學陸續開學,而部分學生產生的“厭學”情緒,一直以來都是學校和家長們所面臨的“困擾”。“針對有‘厭學’情緒的學生,醫院開設了相應的門診,幫助他們‘重拾’學習興趣。”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青少年心理健康科主任鄒學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圖為鄒學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 梅鐿瀧 攝
作為該醫院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鄒學結合多年一線門診經驗,于今年一月份提議并開設了“厭學門診”。據了解,該門診會對產生“厭學”情緒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評測,通過評測結果判斷其病情,并提供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治療方式。
“未成年人出現‘厭學’情緒是由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諸多因素引起的,因此也需要‘對癥下藥’。”鄒學表示,在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也會與其家長或學校進行溝通,共同解決“厭學”問題,以促進其“康復”。
圖為鄒學正在接診“厭學”患者。 梅鐿瀧 攝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醫院開設“厭學門診”以來已接診100多名未成年人“患者”。正在“厭學門診”陪同孩子接受診療的李偉向記者表示,通過專家的疏導治療,孩子目前的“厭學”情緒得到了改善。她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夠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鄒學稱,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也“層出不窮”,如果不給予及時的干預治療,就會演變出“厭學”情緒,抑郁癥等問題。他表示,“厭學”情緒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及情感成長等方面都會造成不良影響,也是罹患精神疾病的高危因素,需引起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重視。
“建議家長們與孩子之間多傾訴,‘讀懂’對方,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情感交流,讓其獲得健康的心理成長。”鄒學說,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相輔相成,作為學校應結合孩子的個人特征,開展學習計劃,讓其享受探索知識的樂趣,同時社會應該多多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心的成長環境。中新網西安2月14日電 (梅鐿瀧 李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