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生走進美術館開啟“開學第一課”
2月15日新學期開學首日,來自上海市虹口實驗學校的同學們走進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品讀吳昌碩、任伯年等海派大師真跡,饒有興趣地參與了美術創作、版畫拓印等互動體驗課程。有同學表示,美術館里不僅能看到書本上沒有的作品細節,更有專業老師的講解和指導,讓自己了解到許多生動又深刻的藝術知識。“這是我第一次在美術館里上美術課,非常有儀式感。”
“美術館現場教學課”系列課程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面向上海全市中小學各年齡段開設的美術公共教育特色課程,旨在整合優質藝術資源,開展以美術館為第一教學場所的美育課程,引領青少年探索藝術、品讀經典、參與互動,近距離體會美術原作的力量,感受藝術的非凡魅力。當天推出的首場“美術館現場教學課”共迎接400余位中小學生參加。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王一川透露,“美術館現場教學課”系列課程將以經典常設展覽、熱門臨展和館藏大師級作品為基底,協調組織館內外專家和優秀教師設計推出定制化的課程專題,通過美術史講解、經典作品鑒賞、實踐體驗和定制研學等課程形式,開創以美術館為第一教學現場的全新文教結合模式。課程將在未來幾年中常態化開展,讓青少年學生走出傳統課堂,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美術館獨有的人文魅力。
“美術館現場教學課”系列課程。 中華藝術宮 供圖
2023年開年以來,隨著一批重量級演出、大展在滬舉辦,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等滬上文化藝術場館已經策劃了一系列形式豐富的導賞活動,引發滬人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許多活動同演出、展覽一樣“一票難求”,申城觀眾已逐步形成做“有準備的欣賞”的習慣。
2月15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社會大美育”課堂首批70個點位,囊括滬上知名博物館、美術館、劇場、院團、公共圖書館、非遺場館等專業文化藝術場館和機構,有主題、成系列地面向市民提供免費或公益開放的高品質公共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的“美術館現場教學課”也赫然在列。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表示,打造“社會大美育”課堂,旨在充分發揮上海豐富的專業場館機構優勢,將更多專業藝術資源轉化為社會美育資源,為市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公共藝術教育,讓更多市民能夠來到文化場館、欣賞藝術作品、獲得美感體驗,近距離與大師名家對話,用藝術滋養人生,滿足高品質生活需求。
中新網上海2月15日電 題:申城學生走進美術館開啟“開學第一課”
作者 王笈